蹭流量、博眼球、诽谤他人当心违法!上海警方公布三起打击谣言典型案例
罚款往往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要和环境保护法做好衔接。
环境资源审判,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却仍处于完善制度阶段。为此,我国提出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全面推行环境污染治理。
目前,环保行动开始从经济和法律双方面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约束。不仅如此,我国环境保护正在从环境治理向着环境污染防治快速过渡。重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秦鹏认为,司法力量的强势介入,就像一双铁拳,将对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业界普遍认为,这是新形势下环保法庭对依法保护环境的另一种探索。在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上,人民法院就已经表示将探索实行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探索生态恢复型司法。
除此之外,环境保护禁止令制度的探索更是在进一步推动司法力量介入生态保护的常态化。业内学者曾表示,环境保护禁止令作为一种全新的司法手段,有效地突破了环境执法面临的取证耗时,污染损害既成事实的困境。紧接着,中国海监301以及中国海监205和中国海监303也开始了水下工作,为提升近岸海洋环境监测保障能力再添助力。
接下来,省控点的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国家环保部信息中心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应用(一期)建设项目通过终验,正是这个过程中的一小步。从环保税征收,污染物数值变化到环境污染整治成果验收,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环境监测和检测数据。《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都已经通过审议,将我国环境监测领域发展再推上一个台阶。
政策大环境表明,我国环保行业已经开始从被动限排向着主动治污方向迈进。纵然,这只是环境监测市场形势的冰山一角。
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数量不断攀升,国控点网络基本搭建完成就是最直观的表现。得益于国家治污的决心,已经或即将展开的行动,还有构建全国监测网的最终目标,市场潜力爆发正当时。但是,作为一个政策导向型产业,环境监测市场的机遇确实是不言而喻。由于环境监测对于环保事业的重要性,我国早就开始积极部署相关行动。
我国已经开始有机结合环境监测和大数据服务,保障行业有效监管,高效运行以及长期稳定。以点窥面,我国近岸环境质量监测行动也有不小的进展。通过这种科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优势,生态环境监测正在形成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全国网,释放更广阔的设备和服务需求。具体来看,水和大气环境的国家监测网络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土壤监测已经布设了2万亿个基础点位,预计2020年前会组建完成。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环境监测要迎来大爆发时期。随着市场对环境监测需求的增长,环境监测设备和环境监测服务领域都迎来了发展高峰时期。
两会政府报告频现环保身影,大规模中央环保督查行动开启,环评制度纵深推进,水污染防治法修改,土壤污染防治法有望提前落地每一个环保大事件的背后都彰显着,我国改善环境质量的决心,环境监测需求因此变得更加迫切安全专业人员坚持不间断现场巡视,每天以ppt或整改计划表的形式通过网站、微信群和现场曝光栏发布安全监督情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及时整改,以铁纪律、铁作风、铁手腕,确保了超低排放改造安全局面。
经过2个多月的艰苦鏖战,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4、5号机组的超低排放任务。该公司积极融入集团公司战略规划,认真履行央企社会责任,自我加压、迎难而上,早在2015年,首先对7号机组实施了超低排放改造。7月6日,随着4号和5号机组先后顺利并网发电,江苏徐塘发电公司4台30万机组超低排放全部改造完毕。在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中,针对任务重、人员杂、风险点多,该公司强化安全红线意识,严格把好外委队伍六道关口,创新建立机考中心,对考试过程进行全程录像,规避外包人员入厂考试不严等问题;实施旁站监督,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管控,确保安全措施、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和施工方案落实到位;对大修技改现场实施硬隔离,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严格执行每日集中进、退场制度,由监护人员统一带领进入施工区域,严禁外来人员独自进入现场作业。2016年,又利用机组大修时机,顺利完成了6号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并已获得了国际环保补贴电价。今年4月底,他们加快超低排放改造速度,同时开展4、5号机组大修技改暨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为确保超低排放工程质量,他们强化一次检修合格率,把关好作业层的质量,推行项目质量管控系统,在一二三级质检员手机中植入检修质量管控系统,做到验收时间和验收图片实时上传,严格检修质量的一二三级验收,100%检查和验收每一台设备,努力争创大修技改精品工程,确保改造后机组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各项指标均低于国家规定的火电机组污染物排放标准。4台30万机组超低排放全部改造完成后,不仅从根本上减轻了环保压力,同时也提升了机组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水平,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发展的后劲
环境保护部要求,各督查组对涉气重点企业继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地加强日常监管,确保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等环境违法行为。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卓强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原料破碎工段未安装粉尘治理设施,回转窑窑头废气无组织排放严重。
据中国环境报7月10日消息,7月7日,28个督查组共检查403家企业(单位),发现119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存在问题的企业中,属于散乱污问题的19家,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7家,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13家,存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问题的34家,物料未按要求覆盖、密闭的14家。
环境保护部近日通报了7月6日~8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情况。环境保护部要求,各督查组要继续保持前六轮次督查工作力度,做到热情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切实保障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工作取得实效。7月8日,28个督查组共检查465家企业(单位),发现135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存在问题的企业中,属于散乱污问题的664家,超标排放的1个,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245家,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253家,存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问题的795家,物料未按要求覆盖、密闭的660家。
6月23日~7月6日,第六轮次强化督查组共检查5879家企业(单位),发现2627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晋源碳素制品有限公司煅烧炉未安装脱硫除尘设施,烟气直排,提升机进料口无除尘设施,粉尘无组织排放。
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山东菏泽福林木业有限公司的一条制胶生产线无环保手续,未安装废气治理设施,胶合板车间砂光工段无粉尘治理设施。截至7月6日,环境保护部派出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组已完成六轮次督查工作。
督查组检查发现,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龙桥群青加工厂擅自停运煅烧工序12座炉窑的脱硫除尘设施,两台燃煤锅炉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烟气直排。根据督查情况看,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散乱污企业问题和物料未按要求覆盖、密闭等三类问题最为突出。
7月6日,28个督查组共检查272家企业(单位),发现89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自7月7日开始,督查组已启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个城市的第七轮次强化督查工作。根据7月3日~7日督查情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不正常问题依然突出。根据第六轮次强化督查情况看,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散乱污企业问题和物料未按要求覆盖、密闭等问题最为突出,以上三类问题共占发现存在问题企业总数的80.7%。
存在问题的企业中,属于散乱污问题的34家,超标排放的1家,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23家,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19家,涉嫌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1家,存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问题的51家,物料未按要求覆盖、密闭的6家。存在问题的企业中,属于散乱污问题的48家,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17家,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18家,存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问题的32家,物料未按要求覆盖、密闭的4家
6月23日~7月6日,第六轮次强化督查组共检查5879家企业(单位),发现2627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自7月7日开始,督查组已启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个城市的第七轮次强化督查工作。
存在问题的企业中,属于散乱污问题的664家,超标排放的1个,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245家,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253家,存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问题的795家,物料未按要求覆盖、密闭的660家。存在问题的企业中,属于散乱污问题的48家,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17家,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的18家,存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问题的32家,物料未按要求覆盖、密闭的4家。